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演變的當下,貿易關系的風云變幻深刻影響著各個行業的發展走向。自特朗普宣布對貿易伙伴全面加征關稅,多國迅速出臺反制措施,一場舉世矚目的 “史詩級” 貿易戰就此拉開帷幕。
此次貿易戰,大豆市場成為關注度最高的品種,一來大豆是對華出口規模最大的農產品,價值超120億美元,二來?大豆對中國非常重要,直接影響著食物安全和膳食結構。大豆油占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的大約40%;豆粕則是生豬、家禽養殖的核心飼料原料,關系著養殖業的命脈。
這次貿易戰使中國更加重視糧食安全,特別是大豆單產提升尤為重要。早在今年年初,中央一號文件就提出“主攻單產和品質提升,多措并舉鞏固大豆擴種成果”,前不久農業農村部還印發的2025年各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糧食大豆油料生產目標的通知。
然而,中國大豆、玉米的主要種植區都在北方,北方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,化肥吸收利用率極低,農作物出苗不全、產量低,是困擾農業發展的一大難題。
如何挖掘大豆、玉米增產潛力,持續推動單產提升,解鎖大豆、玉米增產密碼?
廣東中聯新材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:中聯新材科技)在已建或新建高標準農田、具備高效節水灌溉條件的區域,大力推廣應用大豆水肥一體化,將高效節水灌溉設備優勢轉化為大豆產能優勢。
中聯新材科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是一項高效節水的灌溉技術,結合灌水的同時多次、分次使用化肥,做到養分吸收快、利用率高、肥效好,肥料使用量更精準,降低了生產成本。
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根據作物的需水、需肥規律和土壤水分、養分狀況,將肥料和灌溉水一起適時、適量、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土壤,可節水達20%以上,節肥達到20%左右,肥料利用率提高到50%以上,通過合理密植,提高大豆、玉米的產量和質量。
利用水肥一體化還可以調節田間土壤濕度,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。此外,中聯新材科技還針對水資源缺乏和農電線路配套不足的區域,打造了“五位一體”節水灌溉系統。通過修建數字水窖,蓄集自然降雨和溝道壩提水,配置光伏泵站,利用池面、設施棚面及園區道路等作為集雨面,蓄集天然降水,井水補充,在作物生育關鍵期實施智能控制灌溉,提高灌溉效率,節約人工成本。
同時,中聯新材科技組職科研院校專家、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深入田間,根據大豆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要點,圍繞不同灌溉方式、灌水量、施肥量等,集成屬地化的大豆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,提高針對性和實用性,實現水肥效率和大豆單產雙提升目標。
中聯新材科技未來將持續聚焦農民需求,加大農技推廣支持力度,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,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,助力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、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力量。
版權所有© 保留一切版權 粵ICP備2021090602號